熙和宫

  崇平帝凝眸看向殿下踊跃而起的众开国武勋,脸上神色淡淡,然后目光落在那身穿喜服的少年身上。

  “子钰,青海蒙古方面最近可有消息传来?”崇平帝面色微顿,说道:“先前,你向朕叙说过青海蒙古近来的时局变化。”

  崇平帝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面色微顿,目中见着几许惊疑。

  而南安郡王则是心头“咯噔”一下,面上现着一丝疑惑。

  贾珩行了几步,近前,拱手说道:“回禀父皇,儿臣近来命府卫密切收集青海蒙古的情报,据闻,女真的岳讬已经秘密潜入青海,联络青海蒙古诸部,想要威逼西宁,乱我西北。”

  此言一出,熙和宫中群臣一片哗然。

  暗道,竟有此事,为何他们不知?

  崇平帝高声说道:“子钰,可与诸卿细言。”

  说着,将手中的捷报递给戴权,由其转呈给贾珩。

  贾珩拿过战报,迅速阅览,不假思索道:“自上月以来,海晏失守,青海为蒙古和硕特部窃据,西宁方面出兵夺回海晏城,此战应该会引起整个青海的乱局,朝廷要早做准备,况捷报所录日期应在数天之前,而战场瞬息万变,和硕特蒙古是否已经派大股兵力进攻海晏,我等身在中枢,尚且不知。”

  他都不知道这金孝昱究竟从何而来的自信?只是收复一个县城就堂而皇之地露布报捷。

  不过,从朝廷洞察天下兵力调动的角度,金孝昱上疏禀告是对的,但露布报捷……

  崇平帝点了点头,正要说话。

  南安郡王脸色阵阵发黑,目中怒气涌动,拱手道:“卫国公此言差矣!”

  崇平帝面色微变,看向那南安郡王。

  南安郡王沉声道:“圣上,西北战局将启,朝廷及早应对不假,但听卫国公的意思,还要怪西宁出兵引起了西北乱局?合着有功之臣反而成了擅开战衅的罪臣?”

  柳芳面带讥诮之色,低声道:“卫国公刚经大战,险死还生,怯战一些也是有的。”

  石光珠道:“圣上,和硕特蒙古既与女真勾结一起,更应由西宁方面出兵,收复海晏,御敌国门之外,否则一旦纵容和硕特蒙古兵临西宁城下,我西北变换将永无宁日。”

  其他正在观望的文臣,看向南安郡王与石光珠、柳芳等人出班,面面相觑。

  韩癀眉头微凝,暗道,如今能压制卫国公的,也就是这些开国武勋了。

  贾珩面色淡漠,不为南安等人言语所动。

  崇平帝看向殿中群臣,道:“诸卿以为朝廷当如何应对?”

  说着,看向内阁次辅李瓒,道:“李卿。”

  “圣上,朝廷需要密切留意西北情形,整军应对西北乱局。”兵部尚书李瓒开口说道。

  崇平帝目光重又落在贾珩脸上,说道:“子钰,你怎么看?”

  贾珩拱手说道:“国家刚刚用兵一场,兵将凯旋未久,整个西宁府尚有十余万边兵,儿臣以为前期先以西宁边军拒止为要,而京师再整军备战。”

  有一说一,京营刚刚与女真大战一场,正是兵将疲惫,久战思安之时。

  石光珠剑眉之下,冷眸闪了闪,低声说道:“圣上,狮子搏兔,需用全力,西宁方面的边军虽是久训之师,也未必有京营骁锐善战,微臣以为可调集京营大军一战而定青海,乃至收复西域!”

  南安郡王神情豪迈,沉声道:“圣上,微臣愿领京营兵马前往西宁,扫平诸羌胡,扬我大汉国威!”

  “微臣也愿往。”柳芳开口道。

  石光珠道:“微臣愿往。”

  一时间开国武勋踊跃出班,主动请缨,让殿中文臣看的一愣一愣。

  崇平帝神色淡漠,沉吟说道:“边务之事不可轻忽,戴权,你去派人去锦衣府,问问可有最新的西宁情报递送至京。”

  然后,凝眸看向贾珩,说道:“子钰,你也先坐吧。”

  贾珩道了一声谢,坐在内监搬来的绣墩上。

  南安郡王以及柳芳等人闻言,心头虽然有些不甘,但也只得重新入席。

  不大一会儿,一个锦衣府卫在内监引领下,一路发足狂奔,来到殿前玉阶,喘匀着呼吸。

  还真有最新情报。

  原来这几天贾珩特意交代了在西宁的探事,通过飞鸽传书实时传递消息,就在金孝昱兴兵夺下海晏县之时,锦衣府的密谍系统也迅速开动,探察着西宁府的动静。

  金孝昱在海晏还未彻底站稳脚跟,多尔济就领五万兵马大举攻袭海晏城,此刻战事正酣。

  此刻,以海晏城为中心,西北边军与青海和硕特蒙古正在展开一场攻防大战。

  待那锦衣府将校稍稍喘匀了气,戴权道:“陛下,锦衣府军情司的人,禀告了西宁的最新军情。”

  崇平帝面色沉静,招呼说道:“将人唤过来。”

  不大一会儿,两个内监领着一个锦衣府卫从外间而来。

  贾珩看向那军情司的锦衣府卫,目光微动,来人自是认得。

  “卑职,锦衣府千户左集义,见过圣上。”那锦衣府卫朝着天子说道。

  崇平帝问道:“西北方面战事如何?”

  左集义道:“回禀圣上,西宁方面青海蒙古和硕特部已经兴兵五万,攻打海晏城,西宁边军正在迎敌,战事焦灼。”

  此言一出,殿中群臣面面相觑,窃窃私议,这蒙古真的大举而来了,西北能否抵挡得住?

  许庐看了一眼那身穿喜服的少年,心头暗叹,卫国公于兵事一道,有孙吴之才。

  崇平帝面色凝重,默然片刻,问道:“青海蒙古出兵五万,而西宁方面只有三万兵马,此战是胜是败?”

  自语着,湛然目光投向贾珩,问道:“子钰以为呢?”

  又让子钰说中了,青海蒙古果然大举而来,只怕这里面还有着女真的唆使和撺掇。

  贾珩朗声道:“回禀父皇,现在还不好说,但海晏城地狭城小,双方近十万大军据城攻防,还要看双方兵马的勇武战力,此外西宁边军的粮草如何供应,这些尚无情报传来。”

  如青海蒙古真的举兵五万攻打海晏城,那金孝昱必败!

  只有小败,中败,大败的区别。

  南安郡王此刻已然是面色阴郁,心头涌一股起担忧,高声急呼道:“圣上,微臣以为当火速派发援兵,驰援西北!”

  其实,这个时候相援大概也是赶不上的,不可能说兵马一下子就到了西宁府。

  而柳芳等人面色变幻不定,心头也蒙上一层厚厚阴霾。

  当然,毕竟并未传来败报,倒也没有太过慌乱。

  大不了,发京营精锐兵马,前往西北建功!

  崇平帝面色凝重,低声道:“虽以信鸽得西宁寇警,但想要驰援又非一日之功,锦衣府探事近来密切留意西宁动向,一有战报,即刻递至军机值庐,此外给西宁府传信,令金铉发兵相援。”

  说完,看向贾珩,温声说道:“子钰,吉时将至,你也去和咸宁还有婵月去太庙吧。”

  不管如何,今日是大婚之日,等明日再作计议。

  贾珩面色一肃,拱手说道:“儿臣先行告退。”

  说着,出了熙和宫。

  而原本喜庆的大婚气氛,却因西北战事在群臣心头辗转来回。

  出兵只是时间问题,可刚刚经历一场大战,朝廷又要派兵?国库钱粮可还支撑的了?

  此外,这次出兵显然不能再让卫国公挂帅,现在贾党势大难制,需要压一压才是。

  贾珩这时出了熙和宫,向着咸宁与小郡主汇合。

  而在熙和宫前往安顺门的殿宇附近,悬挂着红色绢帛的八宝簪缨马车停靠在树荫之下。

  车厢中,咸宁公主与清河郡主正在焦急地等待着,幸在是树荫之下,暑气稍散一些,倒也未见汗流浃背。

  不过,周围仍有几个女官给四方已放着冰块儿的马车内扇着风。

  “来了,公主殿下。”这时,女官知夏在马车轿口惊喜说道。

  咸宁公主闻言,在八宝簪缨马车中,盖头下的玉容喜色笼起。

  贾珩行至近前,面上满是关切之色,吩咐说道:“赶紧启程,前往太庙。”

  马车辚辚转动,向着宫门外驶去。

  此刻,贾家准备的迎亲轿子,也已恭候多时,随着礼官开口,接着咸宁公主与清河郡主前往太庙。

  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一路热热闹闹地前往京城的太庙。

  经过一番繁复的礼仪之后,贾珩送着咸宁公主以及清河郡主的花轿,前往位于兴隆大街的咸宁公主府。

  咸宁公主府已然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周围都是内侍省选派的宫女和内监,手捧花篮和玉器,列队相迎着咸宁公主以及清河郡主两位新人。

  在宫女搀扶下,从两只火盆中跳过以后,两位身穿嫁衣、头戴红盖头的新人进入轩敞宽阔的庭院。

  顿时,如进了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百花园,不少衣衫鲜丽,浅笑盈盈的妇人迎将过来,莺啼燕语,欢笑不停。

  而公主府中的女宾客,除却一些武勋勋贵的诰命夫人,主要是南阳公主以及一些宗室妯娌,如魏王妃严以柳,齐王妃向氏,楚王侧妃柳氏,宋璟的夫人沈氏以及其女宋妍也俱在此处。

  一众宗室贵妇笑意嫣然地将咸宁公主以及清河郡主李婵月,相迎着去了后宅。

  而贾珩则在厅堂中一个人也没有待多久,外间管事就来报,楚王殿下,魏王殿下,梁王殿下驾到。

  贾珩连忙放下手中的茶盅,出厅相迎。

  不大一会儿,魏梁楚三王身穿亲王的蟒服,面上笑意盈盈,至于齐王陈澄倒没有过来。

  “子钰。”魏王目光微动,看向那一身新郎喜服的少年,笑了笑,轻声说道。

  “殿下。”贾珩向着魏王陈然行去,整容敛色,拱手行了一礼。

  “唉,子钰,以后就是一家人,大可不必如此生分。”魏王笑了笑,双手搀扶着那少年的胳膊,低声说道。

  楚王陈钦在一旁瞧着这一幕,目光闪了闪,连忙笑道:“三弟说的是,以后就是一家人,还当互帮互助才是。”

  梁王陈炜看向那蟒服少年,脸上虽然同样挂着笑意,但目中却同样有冷色涌动。

  贾珩关切问道:“父皇熙和宫那边儿如何?”

  楚王笑了笑,说道:“子钰,父皇这会儿正在宴饮群臣呢,咱们这儿也开始吧,说着说着,估计子钰也饿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耽搁,此刻也到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高明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最新章节,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 xbiquges.com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
小说 小说 小说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