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含元殿
待众臣陆续告辞离去,崇平帝看向那跪在地上,头发灰白的老者,说道:“杨卿,平身吧。”
“微臣有罪在身。”杨国昌俯首而拜,苍老声音见着几许颤抖。
崇平帝凝眸看向杨国昌,默然了一会儿,忽而问道:“杨卿今年春秋几何?”
杨国昌闻言,苍老身躯微微一震,心头不由涌起一股悲凉,苍声道:“圣上,老臣今年六十有一。”
崇平帝叹了一口气,道:“耳顺之年,杨卿是哪一年进得雍王府?”
“老臣自隆治二十五年入雍王府任令史,将将三十年矣。”杨国昌顿了顿,声音已有几许哽咽。
杨国昌并非是进士出身,其仅仅是举人,科举多次都没有中第,拖到而立之年,走了一位朋友的门路进入雍王府做一刀笔吏,此后兢兢业业,渐渐成为首辅。
崇平帝平静如水的目光投向杨国昌,说道:“三十年,杨卿这些年自雍王府出来以后,履任地方,为朝廷办了不少事,于社稷是有功的。”
杨国昌闻言,心头微动,说道:“老臣蒙圣上知遇,从微末小吏擢拔至礼绝百僚的内阁首揆,老臣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着,从头上取下乌纱帽,高高举起,苍声道:“然老臣年迈昏聩,精力不济,也罹患目疾,视不及远,于政事处置疏漏甚多,愚钝而不明大势,耽误国事,还请圣上恩准老臣告老回乡。”
相比上一次的“乞骸骨”做姿态,这一次显然是真正想要辞官归隐。
问题,想留也留不住了,天子已经暗示。
崇平帝沉吟片刻,说道:“如今大汉国事艰难,朕怀中兴之志,朝廷仍需杨卿这样的老成持重之臣辅弼左右。”
杨国昌顿首再拜,苍声相请说道:“老臣主持内阁事务以来,于政事、兵事皆无建树,不敢当圣上所言。”
崇平帝一时默然,看向那跪在地上的杨国昌,半晌没有说话,殿中一时陷入宁静,唯有帷幔深处的水漏之声“滴答,滴答”地响着。
此刻殿中似乎有些冷,冬日寡澹的光线透过红漆横梁的窗户照耀在地板上,而戴权早已知机地将内监和宫女屏退,只余君臣叙话。
崇平帝问道:“杨卿还有什么话要与朕说的?”
杨国昌抬起苍老面容来,说道:“老臣以为,贾子玉少年英才,将略无双,正如前汉之卫霍,乃为国朝一时气运所孕,于虏事当有大用,望圣上察其秉性、才干,善用之。”
崇平帝闻言,瘦松眉毛之下的眼眸看向杨国昌,目光就有些惊讶,道:“杨卿此言,倒是让朕出乎所料。”
只能说,既已决定告老归乡,也就去了私心。
杨国昌默然片刻,说道:“但贾子玉年纪轻轻,如按着这般势头,以后势必成为权臣,少年封侯,纵观青史未曾有也,老臣为圣上忧惧。”
既然如卫霍,那就如卫霍一样,英年早逝,这样于国于家才是社稷良臣。
所以,为了大汉,待辽东平定,贾子玉当死!
那样于大汉社稷才是一桩幸事。
崇平帝面色不变,问道:“朕有何忧?”
这样的言论,他已经听了不知多少次,可以说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
杨国昌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圣上虽有囊括四海之心,中兴社稷之志,但毕竟将迈知天命之年,老臣请圣上为后继之君计,不得不防,贾子玉大奸似忠,臣恐桓赵之事未远。”
崇平帝面色微顿,目中闪烁了下,说道:“杨卿多虑了,我大汉立国之正,远迈前代,天下士林归心,亿兆黎民仰望,况有异姓为王,与国同戚,纵观青史都罕有如此厚待功臣,贾子玉赤子之心,如真有那等悖逆之举,则人神共弃,杨卿无须担忧。”
杨国昌闻听此言,也不再相劝,说道:“圣上为英明之主,老臣不须多言。”
崇平帝眸光眯了眯,吩咐道:“戴权,搀扶杨阁老起来。”
杨国昌之言,他自然有所考虑,如今的贾子玉,根本就没有那等势力,至于以后……
所谓试玉还须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如果子玉真的在平定辽东以后,不知进退,日渐跋扈,那时再做剪除也不迟。
他并非没有后手布置。
戴权此刻脸上已是一片苍白,心头涌起惊涛骇浪,轻手轻脚将杨国昌搀扶起来,思忖着君臣二人之言。
这杨阁老告老回乡之前,仍不忘永宁侯……
崇平帝看向那头发灰白的老者,说道:“金陵四季如春,杨阁老可以南下将养几年。”
这等阁臣致仕以后,往往不许待在京城,可能会扰乱朝政,大多数会放到南京,但有时候南京也不妥,就让返回家乡。
故而天子之言更像是试探。
杨国昌苍声道:“圣上,老臣十余年未曾回乡,还请圣上允准老臣落叶归根,颐养天年。”
崇平帝默然片刻,目光看向那老者,对上那并无伪饰的眼神,说道:“如卿所愿。”
当然,这般回去以后,杨国昌仍要上疏乞骸骨,经过几次挽留,然后体面离开,这也是刚刚杨国昌提及三十年旧情的用意。
杨国昌闻言,也不再多说其他,朝着那中年帝王拱手一礼:“老臣告退。”
说话间,拿着乌纱帽向着殿外徐徐而去,苍老身躯行走的姿态略有几分蹒跚,背影在崇平帝眼中都句偻了许多。
此刻天色将近晌午,冬日的日头高悬天穹,有气无力地照耀在屋檐琉璃瓦上的积雪上,滴答、滴答的积雪融化声落在玉阶上,衬得天地格外宁静。
而杨国昌独自一人出了宫殿,立身在身后高大、巍峨的殿宇廊檐下,不由抬头看了一眼天穹,皱纹凹陷的眼窝微微眯了眯,一时间竟有些眩晕。
这方宫城殿宇,此生应再无归来之期了……
定了定神,挥了挥手,没有让戴权相送着,沿着长长的石阶一级一级的向着宫门走去,犹如下山之旅人。
戴权看向杨国昌,目送了一会儿,这才返回殿中,近前服侍。
含元殿内,崇平帝端坐在金銮椅上,目光望着远处的殿门方向,两侧窗扉透过的冬日日光稀疏地照耀在澄莹如水的地板上,无人知这位天子在想什么。
过了一会儿,戴权小心翼翼说道:陛下,正午了,该传膳了。”
崇平帝幽远的神情回转过来,掐掉心头的一丝莫名怅然心绪,说道:“摆驾坤宁宫。”
而后,崇平帝在一众内监和宫女的簇拥下,向着坤宁宫浩浩荡荡而去,冬日的寒风喧嚣而过,在屋嵴廊檐发出“呜呜”之声,吹在脸上带着几许寒意。
未及宫中,迎面见着一个内监,跪将下来,禀告道:“陛下,太后懿旨,重华宫的上皇有事,召陛下和皇后娘娘过去。”
崇平帝面色顿了下,看了一眼重华宫方向,沉声道:“朕这就过去。”
说话间,銮驾向着重华宫而去。
重华宫,端明殿
内殿的暖阁中陈设精美奢丽,宫女和内监垂手而立,正在煮着茶汤的炉子都都冒着热气。
此刻,隆治帝坐在黄色帷幔垂挂的床榻上,明显比着上次地龙翻身之时要苍老许多,原本还是有着灰色间杂的头发此刻全数雪白。
冯太后,宋皇后俱在不远处坐着,端容贵妃也落座在绣墩上,丽人清冷玉容上在凛冬之中,琼鼻之下的两瓣红唇,有着梅花般的娇艳明丽。
“儿臣见过父皇。”崇平帝进入殿内,在冯太后与宋皇后的亲切目光下,朝着那黄袍老者相拜道。
“平身吧。”隆治帝坐在床榻上,手中正自拿着一本书。
“谢父皇。”崇平帝面色澹漠,在绣墩上落座。
隆治帝苍老眼眸明亮熠熠,盯着崇平帝,问道:“听宫中内侍说,皇帝将那女真亲王斩首了?”
“女真虏王多铎领兵南下犯我汉土,为永宁侯生擒,虏王多铎罪大恶极,野性难驯,儿臣已将其斩首,警戒女真。”崇平帝道。
“永宁侯,是那个贾子玉?”隆治帝问道。
崇平帝点了点头,心头却有几分自得。
宋皇后朝端容贵妃看了一眼,秀眉下的美眸见着一丝姐妹间才能明悟的眼神交流。
妹妹,你的好女婿,似是让陛下在上皇这里扬眉吐气了不少。
端容贵妃抿了抿粉润唇瓣,捏了捏手帕,芳心也有几分欢喜,对那位少年愈发有着满意。
“果然是少年俊彦,将门虎子,在年初,朕就觉得有前汉霍去病追亡逐北的气势,升一等侯小了,应该封着冠军侯。”隆治帝感慨说着,也没有注意到崇平帝脸色的变化,叹道:“女真可不好对付,当年杨咨、尉迟胜等人也算当朝名将,但相继败于女真之手,如非他们两人一个踟蹰不前,一个贪功冒进,岂会有那一场大败。”
从这位上皇口中可以看出,对于当年之事,心底仍有些耿耿于怀,经辽东一战,直接从有为明君沦为唐玄宗。
崇平帝道:“彼时,大汉文恬武嬉,将校怠惰,甫入辽东,冒进争功,才为女真虏酋各个击破。”
见崇平帝言辞激烈,冯太后瞥了一眼崇平帝,说道:“皇儿。”
隆治帝也不反驳,感慨而罢,苍老眼眸投向面色冷硬的崇平帝,问道:“皇帝还要将女真俘虏绳缚至太庙献俘?”
此言一出,冯太后看了一眼崇平帝,而宋皇后则有些紧张。
当年辽东一战,上皇败给女真,如今太庙献俘,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告诉大汉的列祖列宗,当年的大败耻辱在崇平一朝得到了初步洗刷。
谁也不知太上皇会怎么想。
崇平帝不知隆治帝的态度,只是目光坚定,说道:“以此举激励军心民气.”
现在他为天子,统御这九州万方,谁也不能置喙。
隆治帝点了点头,赞道:“太庙献俘,大快人心!”
崇平帝面色微顿了下,看向太上皇,心头有些不明所以。
隆治帝赞扬了一会儿,欲言又止,问道:“等会儿,朕可否去太庙观礼?”
崇平帝:“……”
合着就为这事儿?急匆匆召他过来?
也是,的确应该去太庙看看,大汉如今不再江河日下,而是蒸蒸日上!
另外一边儿,宋皇后听着父子二人对话,闻听此言,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
而后,崇平帝没有在重华宫留下用膳,而是与宋皇后、容妃出了宫中,行走在宫道之上,问着身旁亦步亦趋跟着的戴权,说道:“戴权,消息放出去罢?”
戴权低声道:“陛下,奴婢已经让厂卫派着探子在神京各种酒楼、茶肆传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待众臣陆续告辞离去,崇平帝看向那跪在地上,头发灰白的老者,说道:“杨卿,平身吧。”
“微臣有罪在身。”杨国昌俯首而拜,苍老声音见着几许颤抖。
崇平帝凝眸看向杨国昌,默然了一会儿,忽而问道:“杨卿今年春秋几何?”
杨国昌闻言,苍老身躯微微一震,心头不由涌起一股悲凉,苍声道:“圣上,老臣今年六十有一。”
崇平帝叹了一口气,道:“耳顺之年,杨卿是哪一年进得雍王府?”
“老臣自隆治二十五年入雍王府任令史,将将三十年矣。”杨国昌顿了顿,声音已有几许哽咽。
杨国昌并非是进士出身,其仅仅是举人,科举多次都没有中第,拖到而立之年,走了一位朋友的门路进入雍王府做一刀笔吏,此后兢兢业业,渐渐成为首辅。
崇平帝平静如水的目光投向杨国昌,说道:“三十年,杨卿这些年自雍王府出来以后,履任地方,为朝廷办了不少事,于社稷是有功的。”
杨国昌闻言,心头微动,说道:“老臣蒙圣上知遇,从微末小吏擢拔至礼绝百僚的内阁首揆,老臣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着,从头上取下乌纱帽,高高举起,苍声道:“然老臣年迈昏聩,精力不济,也罹患目疾,视不及远,于政事处置疏漏甚多,愚钝而不明大势,耽误国事,还请圣上恩准老臣告老回乡。”
相比上一次的“乞骸骨”做姿态,这一次显然是真正想要辞官归隐。
问题,想留也留不住了,天子已经暗示。
崇平帝沉吟片刻,说道:“如今大汉国事艰难,朕怀中兴之志,朝廷仍需杨卿这样的老成持重之臣辅弼左右。”
杨国昌顿首再拜,苍声相请说道:“老臣主持内阁事务以来,于政事、兵事皆无建树,不敢当圣上所言。”
崇平帝一时默然,看向那跪在地上的杨国昌,半晌没有说话,殿中一时陷入宁静,唯有帷幔深处的水漏之声“滴答,滴答”地响着。
此刻殿中似乎有些冷,冬日寡澹的光线透过红漆横梁的窗户照耀在地板上,而戴权早已知机地将内监和宫女屏退,只余君臣叙话。
崇平帝问道:“杨卿还有什么话要与朕说的?”
杨国昌抬起苍老面容来,说道:“老臣以为,贾子玉少年英才,将略无双,正如前汉之卫霍,乃为国朝一时气运所孕,于虏事当有大用,望圣上察其秉性、才干,善用之。”
崇平帝闻言,瘦松眉毛之下的眼眸看向杨国昌,目光就有些惊讶,道:“杨卿此言,倒是让朕出乎所料。”
只能说,既已决定告老归乡,也就去了私心。
杨国昌默然片刻,说道:“但贾子玉年纪轻轻,如按着这般势头,以后势必成为权臣,少年封侯,纵观青史未曾有也,老臣为圣上忧惧。”
既然如卫霍,那就如卫霍一样,英年早逝,这样于国于家才是社稷良臣。
所以,为了大汉,待辽东平定,贾子玉当死!
那样于大汉社稷才是一桩幸事。
崇平帝面色不变,问道:“朕有何忧?”
这样的言论,他已经听了不知多少次,可以说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
杨国昌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圣上虽有囊括四海之心,中兴社稷之志,但毕竟将迈知天命之年,老臣请圣上为后继之君计,不得不防,贾子玉大奸似忠,臣恐桓赵之事未远。”
崇平帝面色微顿,目中闪烁了下,说道:“杨卿多虑了,我大汉立国之正,远迈前代,天下士林归心,亿兆黎民仰望,况有异姓为王,与国同戚,纵观青史都罕有如此厚待功臣,贾子玉赤子之心,如真有那等悖逆之举,则人神共弃,杨卿无须担忧。”
杨国昌闻听此言,也不再相劝,说道:“圣上为英明之主,老臣不须多言。”
崇平帝眸光眯了眯,吩咐道:“戴权,搀扶杨阁老起来。”
杨国昌之言,他自然有所考虑,如今的贾子玉,根本就没有那等势力,至于以后……
所谓试玉还须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如果子玉真的在平定辽东以后,不知进退,日渐跋扈,那时再做剪除也不迟。
他并非没有后手布置。
戴权此刻脸上已是一片苍白,心头涌起惊涛骇浪,轻手轻脚将杨国昌搀扶起来,思忖着君臣二人之言。
这杨阁老告老回乡之前,仍不忘永宁侯……
崇平帝看向那头发灰白的老者,说道:“金陵四季如春,杨阁老可以南下将养几年。”
这等阁臣致仕以后,往往不许待在京城,可能会扰乱朝政,大多数会放到南京,但有时候南京也不妥,就让返回家乡。
故而天子之言更像是试探。
杨国昌苍声道:“圣上,老臣十余年未曾回乡,还请圣上允准老臣落叶归根,颐养天年。”
崇平帝默然片刻,目光看向那老者,对上那并无伪饰的眼神,说道:“如卿所愿。”
当然,这般回去以后,杨国昌仍要上疏乞骸骨,经过几次挽留,然后体面离开,这也是刚刚杨国昌提及三十年旧情的用意。
杨国昌闻言,也不再多说其他,朝着那中年帝王拱手一礼:“老臣告退。”
说话间,拿着乌纱帽向着殿外徐徐而去,苍老身躯行走的姿态略有几分蹒跚,背影在崇平帝眼中都句偻了许多。
此刻天色将近晌午,冬日的日头高悬天穹,有气无力地照耀在屋檐琉璃瓦上的积雪上,滴答、滴答的积雪融化声落在玉阶上,衬得天地格外宁静。
而杨国昌独自一人出了宫殿,立身在身后高大、巍峨的殿宇廊檐下,不由抬头看了一眼天穹,皱纹凹陷的眼窝微微眯了眯,一时间竟有些眩晕。
这方宫城殿宇,此生应再无归来之期了……
定了定神,挥了挥手,没有让戴权相送着,沿着长长的石阶一级一级的向着宫门走去,犹如下山之旅人。
戴权看向杨国昌,目送了一会儿,这才返回殿中,近前服侍。
含元殿内,崇平帝端坐在金銮椅上,目光望着远处的殿门方向,两侧窗扉透过的冬日日光稀疏地照耀在澄莹如水的地板上,无人知这位天子在想什么。
过了一会儿,戴权小心翼翼说道:陛下,正午了,该传膳了。”
崇平帝幽远的神情回转过来,掐掉心头的一丝莫名怅然心绪,说道:“摆驾坤宁宫。”
而后,崇平帝在一众内监和宫女的簇拥下,向着坤宁宫浩浩荡荡而去,冬日的寒风喧嚣而过,在屋嵴廊檐发出“呜呜”之声,吹在脸上带着几许寒意。
未及宫中,迎面见着一个内监,跪将下来,禀告道:“陛下,太后懿旨,重华宫的上皇有事,召陛下和皇后娘娘过去。”
崇平帝面色顿了下,看了一眼重华宫方向,沉声道:“朕这就过去。”
说话间,銮驾向着重华宫而去。
重华宫,端明殿
内殿的暖阁中陈设精美奢丽,宫女和内监垂手而立,正在煮着茶汤的炉子都都冒着热气。
此刻,隆治帝坐在黄色帷幔垂挂的床榻上,明显比着上次地龙翻身之时要苍老许多,原本还是有着灰色间杂的头发此刻全数雪白。
冯太后,宋皇后俱在不远处坐着,端容贵妃也落座在绣墩上,丽人清冷玉容上在凛冬之中,琼鼻之下的两瓣红唇,有着梅花般的娇艳明丽。
“儿臣见过父皇。”崇平帝进入殿内,在冯太后与宋皇后的亲切目光下,朝着那黄袍老者相拜道。
“平身吧。”隆治帝坐在床榻上,手中正自拿着一本书。
“谢父皇。”崇平帝面色澹漠,在绣墩上落座。
隆治帝苍老眼眸明亮熠熠,盯着崇平帝,问道:“听宫中内侍说,皇帝将那女真亲王斩首了?”
“女真虏王多铎领兵南下犯我汉土,为永宁侯生擒,虏王多铎罪大恶极,野性难驯,儿臣已将其斩首,警戒女真。”崇平帝道。
“永宁侯,是那个贾子玉?”隆治帝问道。
崇平帝点了点头,心头却有几分自得。
宋皇后朝端容贵妃看了一眼,秀眉下的美眸见着一丝姐妹间才能明悟的眼神交流。
妹妹,你的好女婿,似是让陛下在上皇这里扬眉吐气了不少。
端容贵妃抿了抿粉润唇瓣,捏了捏手帕,芳心也有几分欢喜,对那位少年愈发有着满意。
“果然是少年俊彦,将门虎子,在年初,朕就觉得有前汉霍去病追亡逐北的气势,升一等侯小了,应该封着冠军侯。”隆治帝感慨说着,也没有注意到崇平帝脸色的变化,叹道:“女真可不好对付,当年杨咨、尉迟胜等人也算当朝名将,但相继败于女真之手,如非他们两人一个踟蹰不前,一个贪功冒进,岂会有那一场大败。”
从这位上皇口中可以看出,对于当年之事,心底仍有些耿耿于怀,经辽东一战,直接从有为明君沦为唐玄宗。
崇平帝道:“彼时,大汉文恬武嬉,将校怠惰,甫入辽东,冒进争功,才为女真虏酋各个击破。”
见崇平帝言辞激烈,冯太后瞥了一眼崇平帝,说道:“皇儿。”
隆治帝也不反驳,感慨而罢,苍老眼眸投向面色冷硬的崇平帝,问道:“皇帝还要将女真俘虏绳缚至太庙献俘?”
此言一出,冯太后看了一眼崇平帝,而宋皇后则有些紧张。
当年辽东一战,上皇败给女真,如今太庙献俘,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告诉大汉的列祖列宗,当年的大败耻辱在崇平一朝得到了初步洗刷。
谁也不知太上皇会怎么想。
崇平帝不知隆治帝的态度,只是目光坚定,说道:“以此举激励军心民气.”
现在他为天子,统御这九州万方,谁也不能置喙。
隆治帝点了点头,赞道:“太庙献俘,大快人心!”
崇平帝面色微顿了下,看向太上皇,心头有些不明所以。
隆治帝赞扬了一会儿,欲言又止,问道:“等会儿,朕可否去太庙观礼?”
崇平帝:“……”
合着就为这事儿?急匆匆召他过来?
也是,的确应该去太庙看看,大汉如今不再江河日下,而是蒸蒸日上!
另外一边儿,宋皇后听着父子二人对话,闻听此言,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
而后,崇平帝没有在重华宫留下用膳,而是与宋皇后、容妃出了宫中,行走在宫道之上,问着身旁亦步亦趋跟着的戴权,说道:“戴权,消息放出去罢?”
戴权低声道:“陛下,奴婢已经让厂卫派着探子在神京各种酒楼、茶肆传下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高明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最新章节,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 xbiquges.com!
高明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最新章节,最近的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 xbiqug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