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这糟心的世界真的让人没有爱。

  不信就不信,他还不稀罕他们信。

  反正日久见人心,他坚信他的人品能被发现。

  念及此处,他转移话题道,“闲着也是闲着,我们去捡点柴如何?”

  白琛他们觉得可以。

  然后,几人回知青院带上绳子、砍柴刀等装备去捡柴火。

  易迟迟她们对此毫不知情,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

  越绣越暴躁的余青青,撂担子不干了。

  “这玩意我找不准规律。”

  “???规律其实挺好早。”

  易迟迟对此持有不同的意见,“你照着参照物来就行呀。”

  “参照不了。”

  她拧着眉头一脸痛苦,“说不上来的感觉,就那种我知道应该怎么下针,每次下针又会出错的感觉挺磨人。”

  说到这里,她跟看见救星似的看向易迟迟,“迟迟啊,你有没有办法替我改改这个毛病?”

  易迟迟想了想,“我也没什么好办法,你这种情况大概只能多练。”

  但以她的判断怕是练了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相比柳兰的空间感,层次感和对色彩的敏感度,余青青各方面的上限阈值都太低。

  下限阈值却没有底。

  所以,她绣出来的鞋垫色彩搭配不行,形没有,灵更是传说。

  “能练出来?”

  “……我不知道。”

  不想骗人的易迟迟真诚道,“好歹能学会一种针法。”

  这话听得余青青差点没气死,却也无话可说。

  没办法,这事不怪易迟迟说实话,主要是她自己人不行。

  念及此处,她看向柳兰,语重心长道,“兰兰啊,我们靠山屯的面子就靠你挣了,好好努力,一定要勤学苦练!”

  这突然打了鸡血的状态让柳兰颇有些哭笑不得,“好的,我努力。”

  得到这句保证的余青青满意了,让开宝座将棉布和针线一起塞给柳兰,“你来练,我还是干我自己的活。”

  然后,队医室的画面就变成了一堆妇女坐在一起纳鞋底、绣鞋垫,而吃饱喝足的易迟迟,则在教柳兰她们针法。

  之所以是她们,是因为王楠她们在得知棉布上的花朵是易迟迟绣的时候,也起了学习绣花技术的心思。

  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易迟迟现在就是这样一个状态。

  教一个人针法是教,教一群人还是教,对她都没差。

  所以,教呗。

  她不但教,还画了详细的分解图给她们。

  讲解了乱针绣的特点,以及大小交叉针之间的区别,对角度的要求等等。

  听得都挺认真,至于能记多少能学多少,靠他们自己。

  然后,易迟迟的日常就变成了晚上回知青院,白天驻守在队医室和柳兰她们为伴。

  闻时是个行动派,在闻母症状减轻后就跑去找大队长开了证明,和贺云松带着闻母去了县城。

  临离开前他带着闻母来告别,顺便表示感谢。

  易迟迟,“???感谢我干什么?你们付钱了呀。”

  虽然钱没进她口袋,但进了队医室,属于靠山屯生产大队的财政收入。

  等来年算公分和工资的时候也有她份的。

  这话把闻家母子和贺云松干沉默了,因为付了钱就无需感谢,这逻辑有问题吗?

  没有。

  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总之,谢谢你!”

  憋了半天,闻时憋出一句感谢。

  易迟迟的回答是摆摆手,“快别谢了,赶紧去医院吧,不然下雪路上会不好走。”

  天气不怎么好,阴沉沉地感觉又要下雪。

  体感温度也很低。

  她站在烧了火墙的队医室门口都感觉冷,完全没办法想象走在荒无人烟的乡道上是个什么感觉。

  闻时嗯了声,带着闻母和贺云松离开。

  马婶子她们看着三人离开的背影,忍不住感慨,“淑芬是苦尽甘来了。”

  王楠拿着针在戳鞋垫,闻声好奇道,“闻婶子之前过的很苦吗?”

  “苦!”

  异口同声,至于如何个苦法,她们没说。

  易迟迟心里有数,但她没有讨论人隐私的话题,遂没参与这个话题。

  突然——

  “小易知青,给我来点药片。”

  来人是靠山屯的老坐地户马勇,据说这位曾经是放山人,不是人太独,把头的位置非他莫属。

  这位也是个苦命人,不到五十的年纪看着像六七十,据说是媳妇和孩子一起出事把人给拖垮了。

  易迟迟对他不熟,见都没见过几次,但见他一脸焦急的冲进来说要药片,站起身道,“叔你哪里不舒服?”

  “不是我,是队里养猪场的猪拉肚子了。”

  马婶子她们蹭的一下站了起来,“猪出问题了?”

  “啊。”

  马勇眉眼间全是焦急,“今早起来我发现的,有几个已经拉得站都站不稳了,收拾猪屎都来不及。”

  说着他再次催促道,“易知青,你快点给我拿药。”

  易迟迟对此表示无能为力,她拉开药柜给他看,“叔,不是我不给药,是没药给,”

  为啥会出现赤脚医生,为啥每个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会单独分配一点地来种药材?

  根本原因在于现今的医疗环境太差,不但西药奇缺,自制生产的能力更是差到让人心生绝望。

  后世众人皆知的阿莫西林,我国直到1976年才开始试产,正式生产在1979年。

  土霉素和庆大霉素倒是有自制生产,但产量跟不上需求。

  队医室经常没药,打报告申请了也要等公社或者县里药房有药,才会分配下来。

  因此,生产大队的赤脚医生多靠中医加西药治病。

  有西药的情况下开西药,没西药就靠中草药。

  然而,易迟迟没学过中兽医,对猪腹泻无能为力,只能催促道,“叔你赶紧去公社找兽医。”

  “对,找兽医。”

  马婶子她们急得直催促,生产队的猪可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集体的。

  春节前还得上交一半,这要没猪交,优秀生产队的荣誉称号可就跑了。

  “走,跟我回家牵车去,骑车快,猪我们先看着。”

  “对,我们看着。”

  然后,马勇骑着支书家的车去了公社找兽医。

  马婶子她们则和收到消息的大队长支书他们去了猪圈那边看猪,易迟迟因为会针灸,马婶子她们死马当活马医的原则,把她也拉上了。

  (本章完)

  1秒记住官术网网:tbxs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高明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最新章节,下乡大东北,知青靠刺绣风靡全村 官术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
小说 小说 小说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