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卫国内,一时释迦为诸佛,菩萨,罗汉说法,一千二百五十人众,佛光禅唱,八部云集,聆听大法。

  释迦摩尼以拇指与中指相捻,持说法印,一句一言,皆是大道真理,不含半分虚假。

  说那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是福慧具足,究竟圆满之身。

  是谓:一足下安平如奁底、二足下千辐轮相、三手足指长胜余人、四手足柔软胜余身分、五手足指合缦网胜余人、六足跟具足满好、七足趺高好根相称、八如伊尼延鹿王腨纤好。

  九立手摩膝、十阴藏相如马王、十一身纵广等、十二一一毛孔生青色柔软、十三毛上向青色柔软右旋、十四金色光其相微妙、十五身光面各一丈、十六皮肤薄细滑不受尘水不停蚊蚋。

  十七两足下两手两肩项中七处满、十八两腋下满、十九身上如师子、二十身端直、二十一肩圆好、二十二四十齿具足、二十三齿白净齐密而根深、二十四四牙最白而大。

  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味中上味、二十七舌大薄覆面至发际、二十八梵音深远如伽陵频伽声、二十九眼色如金精、三十眼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相如兜罗绵、三十二顶肉髻成。

  诸佛菩萨听得如痴如醉,有那释迦十弟子,优波离,号称持律第一,听闻妙法,不禁欢喜,随即询问道:“世尊,弟子学佛,能否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身?”

  释迦低眉,轻叹一声:“优波离,不能。”

  佛陀座下,比丘无数,有十人最为卓越,随乐欲各执一法门,皆具众德而各有偏长,故称第一。

  依次分别是:一、舍利弗,智慧第一。二、目犍连,神通第一。三、摩诃迦叶,头陀第一。四、阿那律,天眼第一。五、须菩提,解空第一。六、富楼那,说法第一。七、迦旃延,论义第一。八、优婆离,持律第一。九、罗睺罗,密行第一。十、阿难,多闻第一。

  十大弟子各自第一,并非佛陀为其选择的道统,而是各自发心所向,代表了每一个人不同的性格,也象征他们不同的成道路。

  如罗睺罗,密行第一,所谓密行,是指蕴善于内而不外著的修行,所以罗睺罗化身百家,为星君,为修罗,为魔祖,但,根本底子是那佛法。

  又如阿难,太过聪明,难得智慧,想要太多,涉及太广,执着太多,至今没有开悟,只比起罗睺还不如,只能混一个多闻第一,位列第十。

  所谓多闻,便是杂而不精,心有魔债。

  而,仅位居罗睺与阿难之上,位列第八的优婆离,同样心有执念,其执念源自其出身。

  佛陀广开门户,结缘众生,不拘泥于贵贱。

  但,拜入佛陀门下的人,往往出自富贵之家,原因无他,教育与资源。

  虽说佛法不立文字,自由心正,但,入门总要识字,不是人人都有顿悟的资质。

  直至优婆离入门,才真正实现众生平等的第一步。

  因为不平等,所以向往平等,因为不自由,所以追求自由。

  一生推崇众生平等的佛陀,出生于等级最为森严的梵土,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奢、首陀罗。

  婆罗门:指婆罗门教的僧侣及学者阶级,居四姓的最上位,职司学习吠陀而教授之。

  刹帝利:乃是田主,指国王及武士贵族阶级,位于四姓的第二位,掌管政治及军事。

  吠奢:乃是工匠农民,指所谓平民阶级,位于四姓的第三位,乃从事农牧工商等生产事业者。

  首陀罗:乃最卑贱的奴隶阶级,以奉侍前三姓为职责。

  首陀罗阶级的人,在路上如遇到婆罗门和刹帝利,要跪在路旁让路,如果偷看他们一眼,眼睛就会被挖掉,如果和婆罗门或刹帝利讲说理由,就会被割掉舌头。

  优波离出身在首陀罗族的贱族,命运注定他就是别人的奴隶,地位不如牛马,受到社会的歧视,如同一块粪土,不值一顾。

  优波离的出家,一方面使出身高贵诸弟子放下傲慢心,放弃自己过去的身份,以师兄对待优波离,另外一方面也践行了佛门的律法,踏出众生平等的第一步。

  但,让释迦没有想到的是,诸弟子放下了傲慢心,但,优波离却没有放下自己的自卑心。

  因为出身卑贱,所以追求高贵美好。

  这一点没错。

  但,对于修行者而言,外表只是色相,执着于外相,便是近执了。

  “优波离。”释迦老佛正色道:“如果凭佛的三十二身相就能认识佛的本性,那么转轮圣王也就是佛了。”

  “佛除了三十二外相之外,还有三十二相。”

  “是谓自心相,外相,所依相,所行相,作意相,心起相,安住相,自相相,共相相,麁相,静相,领纳相,分别相,俱行相,染污相,不染污相,正方便相,邪方便相,光明相,观察相,贤善定相,止相,举相,观相,舍相,入定相,住定相,出定相,增相,减相,方便相,引发相。”

  “三十二复三十二,不计其数,焉能见真如?”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优波离哑然,欲要再问,只见释迦手中的说法印忽然一变,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头触地,以示降伏魔众。

  这是降魔印!

  “降魔?”优波离顿时惊悚,这佛法盛会,诸天佛陀在此,哪个不开眼的魔头跑来找死,便是天魔王都未必敢来。

  突然,只见黑烟滚滚,魔气嚣张,有桀桀桀怪声响起。

  似乎有魔王低吟,诅咒道:“释迦老佛,世人都崇拜偶像,你说不能以声色见如来,又有几人能懂,还不是一味的求神拜佛,做个磕头虫,乖乖献上香火。”

  “你那大雷音寺金碧辉煌,道场之内金砖遍地,莲台之上,坐着一尊至高无上的如来佛祖。”

  “神道设教,待到你死后,自会为你贴上金箔,供奉成一尊无害的神像。”

  “到时候,你的佛法被曲解,教义被扭曲,灵山上只有一尊尊高高在上的神灵,世俗间只有一间间烧香拜佛的庙宇,庙宇内的不再是修行者,而是做着买卖的商人,沉迷于欲望的男女,忽悠信徒的神棍,骗着自己的缩头乌龟……”

  菩提树下,坐在青石上的释迦老佛顿时垂泪,这是一個无解的难题。

  佛陀看似渡了无尽众生,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被渡化,真正得道登岸,只有佛陀一人。

  所以,并非佛渡众生,而是众生渡佛。

  任何一个宣传渡尽众生的教派,最终都免不了神道设教,化作世俗的结局。

  因为,佛是自觉者。

  成佛不可能靠人来渡,自能自渡,自悟成佛。

  世间如苦海,佛陀只会传授弟子,造船的知识,而不会直接售卖船。

  所谓小乘,便是一个人自己造小船,成功之后,一个人乘着小船渡尽苦海。

  所谓大乘,便是一群人合作造大船,成功之后,一群人乘着大船渡尽苦海。

  与其说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不如说是罗汉道,菩萨道,两者没有成佛,但都是奔着成佛去的,道路不同。

  释迦老佛闻魔王之言,不禁流泪,长叹一声道:“修罗汉到我右手边来,修菩萨的到我左手便来。”

  刹那间,一千二百五十人大会分成了两个派系,大部分人去了大乘,小部分去了小乘。

  释迦老佛继续问道:“你们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若能解决,便是下一代世尊。”

  诸佛菩萨喧哗,不禁议论纷纷。

  有的说心心相印,不立文字,有的说行中道,有的说念佛,有的说持戒,有的说身、口、意三业合一,如此种种不一。

  但,都不能让释迦老佛满意。

  突然,一道异样的声音响起,有人冷笑道:“既然解决不了问题,那么不如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诸佛菩萨罗汉顿时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回首想看看是谁提出这么有道理的说法。

  只见阿难尊者昂首挺胸道:“我愿替世尊行万难之事!”

  那魔王顿时大惊,口吐人言道:“我本以为你西方净土,极乐世界,人人向善,不贪不杀,怎料到你如此不讲武德,诸佛菩萨慈悲何在?!”

  此言一出,诸佛菩萨顿时放下了杀念,因为佛门有戒律,不能杀人。

  金刚怒目也就算了,菩萨还要低眉的,不能动手不能看。

  阿难尊者冷笑连连道:“他们成了正果,我却没有得道,杀伱不损诸佛慈悲。”

  申公豹只觉得冷汗淋漓,堂堂佛陀十大弟子,不证个十大菩萨就算了,怎么连个罗汉果位都没有,实在是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阿难尊者息怒。”

  诸佛菩萨中,忽有一位正法明如来笑道:“这魔王说得虽然不像话,但,动手杀人,实在是乱了清净,有损我佛门体面,不如改判个无期徒刑,永镇无间地狱。”

  “合理,合理。”诸佛菩萨齐齐称赞,觉得观音菩萨的提议妙极了。

  这个时候,罗睺罗尊者微微一笑,提议道:“谁提出问题,谁解决问题,世尊不如问问这魔王有何办法?”

  此言一出,现场哗然,诸佛都没有办法的事情,一个魔王能有什么办法

  但,释迦已证如来,心中众生平等,无有偏见,申公豹便是一个来寻麻烦的魔王,也不起不恼,笑呵呵道:“原始魔王有何见解,你是觉得自觉成佛好,还是渡尽众生好?”

  “我觉得自觉成佛好,但又想渡尽众生。”申公豹想了想,回答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释迦老佛听完顿时大惊,连忙下了禅台,上前接引道:“请道友上台讲法。”

  申公豹神色一白,望着罗睺罗尊者,我给诸佛菩萨讲法,真的假的。

  罗睺罗尊者充耳不闻,释迦做出的决定,他哪里有胆子反对。

  便是观音菩萨这一刻欲言又止,最终化作一静。

  其余诸佛眼中满是惊讶,任凭谁都没有料到,释迦老佛会来这一手。

  “我只是一个原始天魔,怎么能上孤独园讲法呢。”申公豹连连摇头,诚惶诚恐道:“还是另请高明吧。”

  “不要推辞了。”释迦老佛微微一笑道:“灵山已经决定了,你就说一说自己的法门吧。”

  在释迦老佛的拉扯下,申公豹战战兢兢地上了禅台,惶惶恐恐地坐在菩提树下,望着一群大小诸佛菩萨,不禁咽了咽口水,只觉得死期将至。

  在无数道目光的凝视下,申公豹一咬牙,索性破罐子破摔,咳嗽一声道:“贫,额,贫僧觉得小乘佛法好,大乘佛法也好,都是好东西。”

  “与其各行其道,不如中和一下,以小乘法行大乘事。”

  “众生成佛遥遥无期,一人成佛已有验证,不如让已经成佛的人,发了慈悲心,倒驾慈航,化作菩萨身再次入世度人。”

  “让一部分人先成佛,先成佛的人带动后成佛的人,逐步达到众生皆佛。”

  诸佛菩萨沉默不语,目光闪烁,你看我,我看你,似乎想说什么,但,又不好多说。

  能到这里的修行者,没有一个傻子,全是大智慧者。

  小乘与大乘的相互弊端,他们早已经看到,但,碍于是局中人,不能多说。

  而申公豹这个局外人恰逢其会,恰巧地把泡沫捅破,把暗地里的争端摆在了明面上。

  释迦老佛微笑点头道:“这确实是一个主意,但,行大乘法的弟子不用多说,如何能让行小乘法的弟子也动慈悲心。”

  “慈悲心,菩提心,智慧心,平等心,四心一体。”申公豹脱口而出道:“轮回,用轮回去历劫。”

  “每一次轮回,每一次历劫,都制定一个指标,只有完成指标,还清因果,积攒福报,才可以飞升西方极乐世界,不然还要去下一世接着历劫。”

  “每一位罗汉,菩萨,佛陀也可以踏入轮回,磨砺己身,这是属于心灵的晋升,道行的增添,将法力寄存于八宝功德池内,这是神通不显于世。”

  “轮回中的佛门弟子可以借来八宝功德池内的法力,诸佛一体,这是发宏愿。”

  这是西方二圣的玩法,申公豹在一次次诸天投影中得知。

  只不过其中加了一点指标。

  这是身为劫祖的一点构思。

  把功德福报留在净土,将业力放在人间,因果随轮回转动,什么时候还清债务,什么历尽诸般劫难,什么时候才能飞升极乐。

  如此一来,福报与业力切割,因果斩断,自然清净。

  即便在某一处,某一点,业力集体爆发,因果超乎想象,也有净土诸佛菩萨下凡,进行机械降神。

  冥冥之中,诞生了一只无形的大手,调控功德业力,因果福报。

  “善哉,善哉。”释迦老佛微微一笑道:“诸佛一体,净土功德,可由报身阿弥陀佛主持,但,轮回地府,还缺一人驻扎分配,监察业力因果。”

  一刹那间,申公豹身体一颤,取回十万八千次轮回的他,此刻若有所悟,颠倒因果,逆转时空。

  现在既是未来,未来既是过去,过去既是现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舍我其谁。”申公豹连忙下了禅台,上前一拜。

  “善哉,善哉,因果循环,为作魔事,身处地狱,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释迦老佛施无畏印,一手上举于胸前,手指自然舒展,手掌向外,又与愿印,一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宝相庄严,肃穆道:“我今授记,赐号地藏。”

  “善哉,善哉。”诸佛菩萨齐声礼赞道:“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尽报此一身。”

  申公豹屈身一拜,再起身时,已是道门驻灵山地府办事处原始天魔地藏王菩萨

  (本章完)

  dengbi dmxsw qqxsw yifan

  shuyue epzw qqwxw xsguan

  xs007 zhuike readw 23zw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高明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申公豹大圣劝死仙,申公豹大圣劝死仙最新章节,申公豹大圣劝死仙 freexs.org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
小说 小说 小说 小说